第五章
第五章
格“物有本末”之物《大学》是经世完书,吃紧处只在“止于至善”①。格物②却正是止至善。
《大学》是经理世界的一本完备的书,关键的地方就在“止于至善”。而格物正是要止于至善。出自《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格物是《大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
心斋先生的“淮南格物说”十分有名。格物是宋明理学家讨论很多的概念。我们现在学心斋先生的功夫,可以先不去关注其他学者是如何理解格物的。我们就按照心斋先生的阐释,去实践格物,看看心斋先生要通过“格物”指引我们怎么做。
这一段,是提纲挈领地讲《大学》十分重要,而学《大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的生命安顿在最好的地方(止于至善)。而“格物”,就是把我们的生命安顿在最好的地方的方法。“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①。“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格物也。故继之曰:“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②
“格物”的物就是“物有本末”的物。《大学》讲:“根本乱了,末节能够治理好,这是不可能的。应当重视的东西(根本)却轻视它,应当轻视的东西(末节)却重视它,这么做是不行的。”这就是格物。所以《大学》接着说:“这就叫做知本,这就叫做知之至。”《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都有根本,有末节。格物就是要明白什么是根本。《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心斋讲,知本就是“知本在吾身”。这就是格物。
我和同事吵架,我要知道,如果同事是个讲不通道理的人,我本不该和他白费口舌。如果同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必是我的语气、我的发心有种种问题,使得我们产生口角。我们要体会到,我们在这世上通行,行得通也好,行不通也好,其根本在我自己身上。这个道理很简单,而真的体认到这一点,却很难。
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体认这一点。当别人对我不敬重的时候,我要反思自己身上使别人不敬重之处。这是根本。别人固然可能有问题,但是那不是根本,那是末节。所以,当我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我一定先在自己身上考虑,这叫做知道本末,知道轻重,知道厚薄。
我知道凡事应当先反己,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一旦真的遇到事情了,我往往习惯先去责人。如果是这样,这还算不上真的“知本在吾身”。这个“知”不是客观上知道一种道理,而是主观上的一种生命体验,一种生命状态。当我面对任何事情,欲作出任何决断时,我始终是从我自身出发,这就是真的知得吾身为本。这就是“知本”,这就是“知之至”。
- 怎样才能做好市场营销?三大法宝需掌握[图]
- 考小学教师编制条件[图]
- 公司不交社保,员工如何维权?[图]
- 在职场上该如何获得自信?[图]
- 雨天心情低落说说发朋友圈(100句)大全[图]
- 为什么人到中年,很少有身材苗条的?[图]
- 金荞麦可以养护孕妇吃吗?[图]
- 无法自拔的情感,我们是不是都疯了[图]
- 常做膝弯曲练习可防止膝关节骨质增生[图]
- 缓解头部疼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