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六五:干父之蛊,用誉。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蛊:卦名。乱也,病也。卦象巽下艮上。巽为风,艮为山,《程氏传》曰:“风在山下,遇山而回则物乱,是为蛊象。蛊之义,坏乱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古代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记日。每旬之第一日为甲日,第十日为癸日,周而复始。先甲三日,即甲日前第三日,为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蛊:卦名。乱也,病也。卦象巽下艮上。巽为风,艮为山,《程氏传》曰:“风在山下,遇山而回则物乱,是为蛊象。蛊之义,坏乱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古代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记日。每旬之第一日为甲日,第十日为癸日,周而复始。先甲三日,即甲日前第三日,为辛日;后甲三日,即甲日后第三日,为丁日。筮遇此卦,有大亨通之兆,辛日和丁日利于涉大川。
干:正也。蛊:弊端。考:父。厉:病苦。儿子能匡正父亲的弊端,有这样的儿子,父亲无有灾咎。虽有病苦,“终吉”。
不可:时机不到。贞:守正道。儿子匡正母亲的弊乱,时机不成熟,守正以待。
子匡父弊,虽有“小悔”,也无大灾。
裕:宽缓也。宽容父亲的弊乱,往后必有困难。
子匡父弊,必受赞誉。
事:从事(动词)。事:行为(名词)。不从事王侯攘夺之事,是高尚行为。
《易》赞颂“干父之蛊”,即儿子匡正父辈的弊端。干父之蛊者,或“终吉”,或“无大咎”,或“用誉”,均无不祥。认为“不事王侯”,乃“高尚”之事。在阶级社会,王侯多凶恶,此种思想有进步影响。
【彖传】
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延伸阅读: